
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1日讯信网近日发布评论文章《信号山:别让“躺平式拒赔”成了“友邦保险们”的逐利哲学》红海优配红海优配。
文章指出,短短数月,友邦保险因两起拒赔案接连引发社会关注。先是3岁女童因暴发性心肌炎离世,友邦以“病名差三个字”为由拒赔50万元;后有完成性别重置手术的投保人,被友邦单方面解约并拒赔常规医疗费。两案看似不同,却共同揭示了保险业成本转嫁、条款规避与惩罚缺失的三重困局。本应扮演“经济减震器”和“社会稳定器”双重角色的保险行业,正利用“躺平式拒赔”的商业哲学,将风险共担的契约精神异化为利润最大化的算法逻辑。
据海报新闻,2022年,上海的张女士为刚满月的女儿投保友邦重疾险,保额50万元,年缴保费4632元。2025年2月,3岁的女儿因流感诱发暴发性心肌炎,从确诊到去世仅3小时。张女士申请理赔时,友邦保险以“不符合严重心肌炎条款”为由拒赔,仅同意退还3年保费1.38万元。医学现实与合同条款的割裂引发了争议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暴发性心肌炎属于急性重症,保险条款却以“慢性病模型”设定赔付条件,本质上是将此类疾病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,用晦涩难懂的条款玩“文字游戏”。
据信网,小宋(化名)在友邦人寿买了一份高端医疗险,投保时说明了自己正处在性别身份转变期的特殊情况。保险在2024年1月生效后,前5次理赔都很顺利,可等小宋做完性别重置手术、更新身份证信息后,友邦人寿不仅单方面退了保,之前产生的4400多元常规医疗费也拒绝赔付。近日,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,最终认定医疗费在保险期内且属于保障范围,判决友邦人寿全额赔偿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通弘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